由文字編輯、內容企劃起步,走過平面與數位媒體、電商與品牌企業端,累積100+項專案的實戰成績。
也曾懷疑自己寫的文案、企劃的內容是否真的有意義?
在一次次陪伴品牌重塑,試圖釐清「為何而做」的過程中,逐漸提煉出一套清晰、可複製的方法—— V.S.R.S.品牌價值循環系統。
找出專屬的品牌價值(Value),透過故事語言(Story)溝通,進入穩定成長(Rise),最終邁向正向循環的永續(Sustain)。
期望這套系統,幫助更多有理念的好品牌,被世界看見——未來的世界,將充滿美好的選擇
喜歡:兔子、文字、收納(物品與思緒)
討厭:沒創意、沒邏輯、不環保
屬性:金牛座、B型、INFJ
從書本啟航,探索世界的樣貌
小時候,我就像「角落生物」,成績不突出、沒什麼特長,靜靜地待在角落裡、不惹麻煩;在私立學校「升學至上」的高壓環境下,不知道為何只有分數重要的我也有無法向他人傾訴、處處不如人、努力不被看見的挫敗感,唯一感受到自在的時光,就是從家裡那間像圖書館的書房裡,隨意挑選一本喜愛的書,在每個無法入睡的夜晚、昏黃的檯燈下翻過一頁又一頁,藉由文字穿越於作者們筆下超越時空的舞台,忘記自己的煩惱,感受另一個世界裡或真實、或虛構的故事與人物情感。
#「失眠」反而是累積閱讀量的助力?
一直到考上政大中文系,才知道原來「文字」也是一種專長,可以從歷史、詩詞中提煉出與邏輯、條理清晰的論文,對世間萬物的關懷與思緒也能藉文字抒發為蘊含情感的散文或小說;那時是我的創作高峰期,開始用文字建構自己所看見的世界、美麗或醜陋、歡欣與哀愁。不過我甚少對外發表,往往是收到文學獎的得獎通知才知道,老師、朋友將我的作品拿去投稿,我的「文字世界」開始展露在外界的眼前。
喜歡:日本意識流文學作家刻畫出的心念流轉,和張愛玲筆下輕輕划過的悲劇和遺憾,深深影響我對「人」與「情」的感受、鋪陳
#散文像詩、詩像小說的特殊筆法——現代文學史教授的評價
不斷破關,卻不知道為何而破的迷茫與掙扎
『最悲慘世代——七年級前段班』的成員,畢業即碰上金融風暴,在短暫的派遣工作後,便回到擅長的領域,開始大量「輸出」,用文字的魔法面對現實的壓力。只要有趣的題材,都願意了解、撰寫,經手過醫療、法律、客家文化、旅遊、熟齡照護、美妝保養⋯⋯自己也數不清的領域,從開始的採訪、文案撰寫,製作專題企劃、品牌書,到品牌專案、行銷規劃、電商廣告⋯⋯用媽媽評價的憨膽橫衝直撞。
#「有趣」是唯一能追求的本心
一路把自己寫到了這些位置⋯⋯曾經是難搞客戶唯一指定的編輯窗口、獨立完成專案的資深企劃,進入數位領域,由電商小菜鳥升級到一個月內繳交一日12萬自然觸及、近500次分享、百則留言詢問成績單的行銷部主管,彷彿一路順遂、多姿多彩⋯⋯
#用意志力闖關——想做就做得到
title 也從採訪編輯、美容主編、資深總編變成行銷經理,我卻不斷懷疑人生,那一篇篇看似專業、文筆流暢的文章究竟有什麼意義、創造什麼價值?
從前讚賞我作品的長輩「要關懷生命,寫、不斷地寫!」的鼓勵在腦中盤旋,「現在」我卻在創作像垃圾一般的內容;學生時對世間疾苦的真實抒發,對比成我在現實中「無能為力」的痛苦。
#他們叫我不要放棄寫作,我卻感到迷茫
在崇尚外貌的伸展台,意外找到精神的歸屬
在同行推薦、也仔細搜尋過評價後,我進入一間老字號的整形外科集團、整外專科的陣容僅次於林口長庚醫院,完成履歷上欠缺的「品牌方」資歷拼圖。
雖然心中認為整形美容不是必要醫療、鼓吹外貌也顯得膚淺,但在幾乎沒有留下過「行銷痕跡」的品牌,又有尊重專業的老闆,確實是大展身手的機會。集過去技能之大成,一步步為品牌建立資料庫、為數十位醫師定下主打項目、穩定經營社群媒體、執行數位與實體廣告、蒐集見證案例、讓真實的患者回饋成為醫生們強而有力的代言。
#面試醫師說:「醫學院沒有教我們怎麼行銷,要借重你的專業。」
要完成一項項大型專案,需要跨部門協作,帶著「行銷部是坐辦公室的花錢廢物」標籤空降,到獲得同仁「有事找Viola」的信任,來自我長期的工作習慣——為了更深入了解所在領域,我會走進刀房,看醫師如何解構組織、重塑成患者理想的美麗面貌。
#這個行銷有點不同
花費將近兩年,跟遍20幾位醫師的刀與幾乎所有的手術項目,收穫的不只是醫學知識,更是過程中醫師溫暖傾聽每一個醫療需求背後的心路歷程,並耐心地處理每一個細節,在那樣講究安全至上、不過度推銷的環境裡,紀錄患者改善長期困擾後、發自內心的感謝,讓我能夠安心地為自己寫過的文字、說出口的推薦、打出的廣告負責。
#為有醫德的好醫師,而留在診所五年
五年、60萬的血淚經歷,看見想追求的人生意義
在我最不缺醫師資源的時候,卻遇到非常荒謬的醫療疏失,對象還是就診十年、長輩非常信任的診所。因為那次事故,我在疫情前發燒了大半年,傷口無法癒合、組織被侵蝕,免疫力下降,變得非常非常虛弱,後來的五年五次重建手術像惡夢一般,身體一次次砍掉重練。
造成疏失的醫師並未主動道歉,對於補償始終不正面回應,傻傻的我還顧念長輩的情分、理解培育一位醫師的不易,不間斷的承受情緒勒索,委託律師和解後,還收到「獅子大開口」、「不知感恩」等指責。
#錯誤的「善」換來對人性的「失望」與看不到終點的「恨」
而當時任職的外科診所,一位平常刀排很滿、在次專科領域堪稱大神的醫師得知,便空下隔日的手術時段,要為我清創;五年來,每當對醫療感到徬徨、因身體狀況而無助時,醫師們的專業建議與溫柔關心,讓我有勇氣再走下去。
#卸責與關懷的兩端
以前只是看著醫師們對患者的理解關懷和專業細心,當自己經歷過手術失敗、創傷重建,才理解那樣的溫暖,是在看不見盡頭的修復之路上,帶來希望與穩定的一盞燈。
如果有醫療背景、熟知醫療法規的我都如此絕望,那其他沒有對稱、透明資訊的患者又該怎麼辦?
我開始思考,用不說謊行銷方式呈現出好醫師的「醫者仁心」、「視病猶親」,幫助面臨困境的患者有好的選擇,在絕望中能看到光明、掙扎後得以重生,不正是世界需要存在的價值和我想透過文字追求的人生意義嗎?
#劫後餘生,願用己所長、做能為世界點燈的人
為好品牌,說出好故事
受創辦人重託、為一位新血醫師規劃行銷,這位醫師其實實力堅強、為人謙和,只是剛加入集團、缺乏名氣與客源,深聊之後,了解他希望經營的主治項目和「關注弱勢」、「反霸凌」的理念有關,若提高能見度,一定會是讓更多需求者受惠的好醫師。我為他量身定位帶有個人特質的品牌形象,並設計醫師也能輕鬆執行的行銷策略,三個月後,這位醫師的門診量、詢問度有感提升,一直到現在都還是分院營業額的頂樑柱。
#用三個月,打造三年的營收蓄水池
參與這段品牌建立的過程,不只帶來成就感,還深刻意識到,「品牌」是我非常熱愛且想要一直做下去的事,擁有的know-how、對市場的深入觀察、善用文字的技巧、積累的人脈,已足以開創自己的事業、追尋下一階段的人生目標,但我還有猶疑⋯⋯
#如果只是為了賺更多的錢、做一樣的事情,為何不談加薪、待在舒適圈就好?
受到命運恩待、劫後重生的我,不該再以「無能為力」作藉口,漠視世上的苦痛與不公;我希望幫助的是真正有善念、有理想、有願景,卻不知道如何透過行銷「被看見」的品牌,讓它們出現在消費者的視野裡,有需要的人因此有好的選擇來弭平身心困擾。
神奇的是,不曾感受過老天安排好了某一條路、或是命中注定要去往何方,而經常感到迷惘、徬徨的我,在清晰了自己想為世界努力的方向後,那些為「善」而生的品牌、在專業領域中堅持深耕的職人,透過各種方式走到我面前,正需要行銷協助、又因認同我的理念而選擇了我。
#老天終於對我說:你準備好了
Where to
從一個單純愛好文學、沈浸在文字世界的女孩,走到建立「維斯故事行銷」品牌的現在,我想用這一路上經歷過低谷、迷惘、重生後獲得的正念與行銷技能——
帶有「個人特質」的品牌定位模板、可「永續經營」的執行策略,和「寫入人心」的文案技巧
來成為品牌說書人,為品牌點亮價值的光,再將一盞一盞好品牌的燈匯成星河,讓世界看見更多美好的選擇,啟動我所嚮往的——正向影響力循環。
維斯故事行銷 — Since 2024
將經過18年驗證無數次的有效方法,
優化為能夠輕鬆執行的成功模板
為好品牌,創造高價值
陪伴品牌 走得更遠・更長久
曾經,想在前公司待一輩子。尊重專業的老闆,有醫師的信任和響亮的title,福利該有的都有;堅持「安全至上、不過度推銷」的環境,讓我感到很安心;聽到患者對醫師真心感謝而同感榮耀,也許,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穩定工作吧!但,我還是想多做些什麼——儘管同事說:「想不開才去創業」,儘管老闆的慰留讓我熱淚盈眶⋯⋯「我很喜歡做品牌!我想幫助更多有理念、有願景卻不知道如何被看見的品牌,成為有需求的人彌平身心困擾的選擇」這樣的念頭不斷湧現,於是我離開舒適圈,來到了這裡⋯⋯
Act with Purpose
Start with Confidence
Brand with Visions
忘記密碼
忘記密碼?請輸入信箱,我們會將密碼重設信寄給您
回到登入